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片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查尔斯·格罗丁 亚非特·科托 约翰·阿什顿 丹尼斯·法
导演:马丁·布莱斯特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 赏金猎人杰克•沃尔什(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饰)为十万美元决定去纽约搜捕芝加哥黑帮头子吉米•瑟拉诺(丹尼斯•法里纳 Dennis Farina 饰)的会计乔纳森•马杜克斯(查尔斯•格罗丁 Charles Grodin 饰)。乔纳森贪污了吉米一千五百万美元,并将大部分钱捐给了慈善机构。杰克本打算带乔纳森乘飞机于周五午夜前抵达洛杉矶,但乔纳森患有飞行恐惧症,二人只好转乘火车。于此同时,FBI探员阿朗佐•莫斯利(亚菲特•卡托 Yaphet Kotto 饰)、吉米的黑帮手下及吉米的竞争对手,赏金猎人马文(约翰•阿什顿 John Ashton 饰)都在追踪二人。杰克与乔纳森险况横出爆笑风趣的旅程究竟能否顺利完成? 本片获金球奖最佳喜剧/音乐剧提名及最佳男主角提名(罗伯特•德尼罗)。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片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查尔斯·格罗丁 亚非特·科托 约翰·阿什顿 丹尼斯·法
导演:马丁·布莱斯特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赏金猎人杰克•沃尔什(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饰)为十万美元决定去纽约搜捕芝加哥黑帮头子吉米•瑟拉诺(丹尼斯•法里纳 Dennis Farina 饰)的会计乔纳森•马杜克斯(查尔斯•格罗丁 Charles Grodin 饰)。乔纳森贪污了吉米一千五百万美元,并将大部分钱捐给了慈善机构。杰克本打算带乔纳森乘飞机于周五午夜前抵达洛杉矶,但乔纳森患有飞行恐惧症,二人只好转乘火车。于此同时,FBI探员阿朗佐•莫斯利(亚菲特•卡托 Yaphet Kotto 饰)、吉米的黑帮手下及吉米的竞争对手,赏金猎人马文(约翰•阿什顿 John Ashton 饰)都在追踪二人。杰克与乔纳森险况横出爆笑风趣的旅程究竟能否顺利完成? 本片获金球奖最佳喜剧/音乐剧提名及最佳男主角提名(罗伯特•德尼罗)。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片
主演:埃莱奥诺尔·克拉尔万 奥迪勒·米歇尔 阿努克·费尔雅克 Michel
导演:迪亚娜·库里
语言:法语
年代:未知
简介:导演科依斯的处女作,具有强烈的自传性质,讲一个12岁女孩跟她那15岁姐姐在1963年秋天开始发生的故事。这一年,姐妹俩刚刚跟父亲从海边避暑回来,跟已经离婚的母亲在巴黎共同生活。开学之后,姐姐面对她的第一次真正恋爱,跟年长的男人也有了亲吻的经历,友情也因为价值观的矛盾而生变。而妹妹面对的是另一些问题,例如第一次跟男孩子说话,对抗不公平的老师,陪不开心的母亲修理东西等。 获奖:1977年法国“路易·德吕克”奖 1978年法国恺撒奖提名最佳声音效果 1978年多伦多电影节展映作品
备注:已完结
类型:爱情片
主演:贝蒂·戴维斯 乔治·布伦特 亨弗莱·鲍嘉 杰拉丁·菲茨杰拉德 罗纳德·
导演:爱德芒德·古尔丁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茱蒂丝(贝蒂·戴维斯 Bette Davis 饰)是混迹在上流社交圈里的交际花,一次偶然中,她发现自己的脑袋里长了一个肿瘤,命不久矣。悲观而又倔强的茱蒂丝决定对自己所剩无多的人生放任自流,开始了夜夜笙歌的无度生活。 在一场派对上,茱蒂丝结识了脑科医生斯迪尔(乔治·布伦特 George Brent 饰),斯迪尔为茱蒂丝进行了脑科手术,成功的取出了肿瘤,与此同时,两人也坠入了情网之中。茱蒂丝和斯迪尔很快就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直到有一天,茱蒂丝发现自己的肿瘤复发了。绝望之中,她恢复了从前放纵的生活,这令斯迪尔感到非常痛苦。
备注:已完结
类型:动作片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爱德华·诺顿 马龙·白兰度 安吉拉·贝塞特 加利·法梅
导演:弗兰克·奥兹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偷窃老手尼克(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饰)顺利完成了委托人的任务返回住所,但是在交接时委托人麦斯(马龙·白兰度 Marlon Brando饰)给他带来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坏消息是买主死掉了,尼克无法出货;好消息则是有一单四百万的大生意在等着他——需要尼可从海关大楼的地下室偷出国王的加冕权杖。预备和女友结婚的尼可不想再涉足偷窃,但是麦斯的合作者——乔装弱智打入海关内部的青年杰克(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对这单生意锲而不舍,杰克终于打动尼可,与之结成了偷窃权杖的二人组合。杰克凭借出色的急智完成了准备工作,尼可对这位锋芒毕露的年青人要求严格,但又不乏暗暗的赞许。行动当夜,两人潜入海关,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表……
备注:已完结
类型:纪录片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