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纪录片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备注:已完结
类型:科幻片
主演:比尔·特拉弗斯 威廉姆·西尔维斯特 文森特·温特 Christophe
导演:欧仁·卢里耶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50年代,美国拍了《原子怪兽》,日本拍了《哥斯拉》,50年代末期英国又趁热打铁拍了《海底巨兽》。1961年又和米高梅合拍了《巨兽格果》。 《巨兽格果》不像其他怪兽电影那样,怪兽开头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最后城市大战时露个全身。本片中怪兽破坏的镜头完完全全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拆了伦敦塔桥,还推到了大本钟。最后全凭两双大脚一路踩爆房屋,砖瓦四溅,相当过瘾。本片讲述了人类抓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怪兽——格果,然后把它关进马戏团里,哪知道后来把怪兽老娘惹来了…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片
主演:莱斯莉·卡伦 莫里斯·舍瓦利耶 查尔斯·博耶 霍斯特·布赫霍尔茨 若尔
导演:乔舒亚·洛根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马吕斯(豪斯特·巴奇霍兹 Horst Buchholz 饰)是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这个年纪的人往往会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和希冀,但是马吕斯和他们不同,马吕斯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咖啡馆,而马吕斯之后的人生,几乎都被他的父亲给规划好了。 马吕斯渴望大海,希望能够做一名自由自在航行的水手,经历了种种的波折和挫折后,马吕斯总算即将实现他的梦想了。可是,在出海的前一天,一个名叫芳妮(莱斯利·卡伦 Leslie Caron 饰)的女孩向马吕斯吐露了爱意,马吕斯也同样非常的喜欢芳妮,在这个女孩和自己的梦想之剑,他必须要做出选择。而芳妮同样也面临选择,她是否该放弃自己的爱情,成全所爱的男孩呢?
备注:已完结
类型:爱情片
主演:凯瑟琳·德纳芙 热拉尔·德帕迪约 让·普瓦雷 安德烈亚·费雷奥尔 波莱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语言:法语
年代:未知
简介: 二战中德国占领下的巴黎,剧作家、导演兼剧院管理人的犹太人卢卡斯•斯坦纳(海因茨•本南特 Heinz Bennent 饰)被妻子玛丽安•斯坦纳(凯撒琳•丹尼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藏入蒙马特剧院地下室,伺机逃往非占领区。身为演员的玛丽安不得不肩负起剧院管理人的事宜,雇佣了男演员伯纳德•格兰戈(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排练卢卡斯的新话剧。随着德军战线的扩大,卢卡斯的出逃一步步成为幻影,只好靠地下室的采暖管道来听每日的彩排,暗中进行指导…… 本片获法国恺撒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弗朗科依斯•特吕弗)、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杰拉尔•德帕迪约)、最佳女主角(凯撒琳•丹尼芙)、最佳音乐、最佳舞台设计和最佳声音十项大奖,并获最佳男配角(海因茨•本南特)和最佳女配角(安德烈亚•费雷奥尔Andréa Ferréol)提名。本片同时获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片
主演:莫里斯·罗内 莱娜·斯克尔拉 伊冯娜·克莱什 于贝尔·德尚 让-保罗·
导演:路易·马勒
语言:法语
年代:未知
简介:花花公子阿兰(莫里斯·荣内特 Maurice Ronet 饰)在疗养院中进行了六个月的戒酒治疗。疗养即将结束,但他并不能肯定自己是否痊愈。他通过看书、抽烟、写日记、把玩手枪、剪贴报纸上关于死亡的报道来平复内心的恐惧与忧伤。他和美国的妻子分居,同时又与妻子的朋友莉迪亚(莱娜·斯克尔拉 Léna Skerla 饰)纠缠在一起。莉迪亚要求阿兰与妻子摊牌,与她生活在一起,但阿兰拒绝了。回到疗养院,阿兰在医生的鼓励下决定试着重新融入社会,接触自己的朋友们。在巴黎,他开始拜访昔日的朋友,却发现今时的人们全都背叛了从前的社会观、政治观,变得矫揉造作,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甚至对他进行明嘲暗讽。阿兰心中刚刚燃起的积极信念彻底地被摧毁了,他无法掩饰对这个世界的厌恶,再次陷入绝望之中。阿兰最后一次把自己灌醉,醒来之后,收拾完房间和行李,接了一个电话,读完一本费兹罗杰的小说,他拿出手枪朝着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 本片获第28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片
主演:迈克尔·莫里亚蒂 保罗·索维诺 丹尼·爱罗 加勒特·莫里斯
导演:拉里·柯恩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一群矿工在沙漠中意外发现了一种白色的、黏黏的"东西"(the stuff),尝起来甜甜的、很美味,美味到有点儿让人上瘾。于是这种东西被开采出来,包装成雪糕的样子进行销售,并号称“零糖分、零卡路里、质感幼滑、美味大满足”。 the stuff很快俘获了全国消费者的心,大幅占据市场,使其他雪糕销售一落千丈。于是,雪糕行业聘了一个专卖垃圾食品的商人(Garrett Morris饰)去调查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并去毁灭它。 经过一番努力,Garrett Morris发现这种产自沙漠的美味“东西”实际上是有生命、有知觉的,背后的真相令人毛骨悚然:stuff会逐渐入侵使用者的大脑,最后使人变成僵尸样的怪物。 查明真相后,一名退役军官(Paul Sorvino饰)带领一队兵团,与the stuff进行搏斗。 ------------------------------------------------------------------------- 电影尖锐地批判消费主义,到底是我们在购物,还是商品在蚕食我们的心?片中有大量激爽镜头,包括“雪糕”从人眼里、嘴里奔涌而出,冰箱中的“雪糕”将人冲到天花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