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片
导演:张景隆
语言: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剧作家苏雨写的剧本《奋斗者》上演后,受到社会舆论的批评。他决定到生活中去调查研究,以证是非。在某法院,院长介绍他认识了审判员解稼芬,并让他以人民陪审员身份参与调解一起正在审理的离婚案。要求离婚者是中年雕塑家莫磊。莫磊的妻子叫池波,她在病床上含泪向苏雨诉说了他们家庭的变化:她和莫磊是雕塑系的同学,彼此相爱,曾发誓要以屈原的《九歌》为题材,雕塑出永留人间的艺术群像。她爱莫磊,更爱他的艺术才华,她承担起全部家务劳动,支持丈夫专心致志地进行创作。哪知莫磊成名后另寻新欢,家庭悲剧给池波带来无限的痛苦,但苏雨看到,他面前这位瘦弱的女性虽承受着不幸,却带着孩子坚强地挣扎着、奋斗着,并一心雕塑少年保护神--少司命,以实现年轻时和莫磊一起许下的诺言。苏雨还了解到第三者叫宁莉莉,是莫磊的学生和热情助手。她明知莫磊有妻子孩子,但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错误,因为她对爱情有自己的观点,认为爱情不应该受什么条约和义务的约束。然而人们看到宁莉莉在她纺织的情网中很少有欢乐的时候。她忧虑地期待着莫磊,而莫磊又有难言之隐,始终没有答应她的要求,这使狂热的宁莉莉感到失望和伤心。法院的态度,道义的谴责,孩子的呼声,使他们双方陷入了痛苦的深渊。最后在解稼芬和苏雨的帮助下,尤其当池波从雕塑架上摔下,女儿因找爸爸落入湖中时,他们的感情受到强烈震动。莫磊悔悟了,带着愧疚的心情到医院看望了病中的妻子,宁莉莉终于发现此路不通,背上画夹,离开城市,走向新的生活。在审理这一案件中,苏雨本人实际上也是个被审者,因为在爱情和家庭问题上,他和莫磊在走着同一条路,所不同的只是远近而已都有了新的认识。他决心重新写一个剧本,并在家庭生活中弥补自己的过失。他意识到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一个丈夫对妻子、对女儿的家庭责任。他毅然否定了《奋斗者》,并陪同妻子到剧院观看了自己的新作《再塑一个我》。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片
主演:埃玛妞·丽娃 莫里斯·加瑞尔 克里斯蒂娜·布瓦松 拉斯洛·绍博
导演:菲利普·加瑞尔
语言:法语
年代:未知
简介:"Liberté, la nuit, a title with a comma in the middle for a film divided in two parts. A film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a dark side and a jovial side. The first part of the title evokes politics, as the story recalls the days of the Algerian War of Independence; the second part represents the mood that hovers over the eminently painful images. There isn't even a hint of daylight in the freedom of the title. It only lives metaphorically in the darkness and languor of the night." -- description by Violeta Kovacsics in the book "Philippe Garrel: Filmmaking Revealed"
备注:已完结
类型:纪录片
导演:敕使河原宏
语言:日语
年代:未知
简介: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6.25—1926.6.10),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设中),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园。 生平年表 ·1852年6月25日 诞生于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 ·1870年 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就读 ·1877年 毕业设计为一所大学的礼堂 ·1878年 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且结识了欧塞维奥·古埃尔 ·1883年 主持圣家族大教堂的修建 ·1900年 决定建造“古埃尔公园” ·1926年6月10日 于巴塞罗那有轨电车通车典礼被电车撞倒去世